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保障房缺钱 上市公司"围魏救赵"看到其中机会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1-03-13 14:25

[摘要] 保障房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关键词,但地方政府官员提到保障房,心里多是冰凉的。签了“军令状”的地方官员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钱。当社会资金尚在观望时,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来源:中国证券)保障房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关键词,但地方政府官员提到保障房,心里多是冰凉的。签了“军令状”的地方官员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钱。当社会资金尚在观望时,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地方政府忙找钱

“我们现在陷入两难境地,本身商业用地就少,还要分给保障房。再加上还要控制房价,卖地收入就更少了,拿什么钱来建保障房?”看到中国证券报记者关掉录音笔后,一位人大代表、西南某市长开始大倒苦水。

该市长在参加“两会”前日程已经排满:找市财政局、税务局、住建局、人社局、银行、地产公司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试图搭建一个平台。在该市长看来,这个平台就是盘活已有的直管房等资源,把银行、地产公司、其他企业的钱引进来。

“不向社会融资肯定是完不成任务的。”他说,现在是目标重、任务急,动员老国企出地,找银行放贷,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钱还是差得远。用他的话说,“之前没时间睡觉,现在睡不着觉。”

大规模动员会后,保障房建设有些进展:政府给优惠,企业出地或出钱参与保障房建设,老企业拿出旧的职工宿舍当房源。但未来三年,该市还有十几万套的任务。

既要尽快解决“差钱”难题,又不能饮鸩止渴。怎么办?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应该尽快建立商品房与公租房并重,经济适用住房作为适当补充的住房体系。“公租房是解决一个人没钱买房时遇到的困难。等他有了钱,就会去买别的房子了。”曹新平说,他有个初步制度设想,公租房最长租赁期为5年。

一人大代表私下说,为什么有些地方对建保障房不积极,除了资金压力外,还担心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形成毁灭性打击。但有了“军令状”和问责制之后,地方政府都不敢掉以轻心。

资金暗潮涌动

“仅靠政府的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不够的。”陕西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高亚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拓展新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

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列席民建、工商联界委员的联席会议。“当时李副总理问我们民营企业是否愿意参与保障房建设?我就举手响应。”政协委员、深圳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说。9日,陈志列兴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10亿元的投资已经获得了公司董事会批准,参与深圳保障房建设。

值得玩味的是,研祥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特种计算机的,与房地产业务没有“交叉”。在陈志列看来,这项投资很难说会有投资价值,他准备当一项公益事业来做。

“公益事业”背后是社会资本的无奈,没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保障房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吸引企业投资。

上海投资界的一位人大代表表示,虽然他个人有意愿投资保障房,但还是需要在政府要求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

“工商联已经在筹备有关保障房的信托投资基金,但到现在还没有批复。”复星集团有关人士说,“我们有意愿投钱,但是现在没有方案,根本不知道投给谁,怎么投。”

该人士介绍,2010年底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牵头筹备的“建银精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投资基金”的方案,已经报送至发改委及住建部,但这只基金的盈利模式、退出方式,由于政策细则的缺位迟迟无法落实。

自年初国开行宣布今年安排保障房贷款新增规模1000亿元后,地方政府便闻风而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江西、河南、湖北、深圳、山西等地都获得了贷款或与国开行签署了保障房合作协议。

在地方政府看来,目前其他银行仍徘徊不前,争取到国开行的贷款额度,对于地方的保障房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

【相关新闻】

中国探索金融创新破解1.3万亿元保障房融资难题

租赁型保障房应成主流 2011年重点发展公租房

聚焦两会时政:保障房成为热点话题 有何关注

聚焦两会:保障房成为热点话题 有何关注

保障房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市场运作 今年投1.3万亿

 

 

破解困局投石问路

保障房在保险资金眼里,可不是烫手山芋,而是一块抢而分食之的大蛋糕。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超、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在“两会”上高调表态,向保障房抛出橄榄枝时,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则先行一步,拿下险资投资保障房的单。

太平洋保险近日披露,“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拟募资40亿元,用于上海市建设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该项目由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太平洋保险负责人称,太保基础设施类债权一般为6%左右,此单设定了保底、但不设封顶的浮动利率机制。尽管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已达5%,该项目短期看,上优势不大,但作为保险资金,尤其对寿险资产久期往往长达15年以上的,保障房期限项目长且具有延续性,投资这一领域意味着拓宽险资的投资渠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据透露,中国人寿和平安的保障房投资方案也已递交保监会,如果进展顺利,急于找到投资出口的保险资金将纷至沓来。

不仅保险公司资金主动“送钱”,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开始“胎动”。

停牌一天后,中天城投10日公布重大事项称,未来5年,中天城投将在贵州省内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约2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家与政府签订保障房建设框架协议的上市房地产企业。

国信证券一篇报告认为,200亿元投资将给中天城投带来约16亿元净利润,未来5年平均每年增厚业绩0.35元/股。

除了贵州,上海保障房建设摸索出“以政府出地、企业出资”的思路,运用市场运作模式整合资源,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城投等本地房地产企业投入到保障房建设当中。以绿地集团为例,在上海地区保障房项目投资已逾100亿元。与绿地有着同样想法的大型房企,不在少数。

一年前,对保障房建设不屑一顾的公司,最近也改变了态度。金丰投资一位管理人员透露,该公司将重点转向保障房领域的“代建制”模式,即资金等均由政府投入,房企只输出技术与管理,以此来收取管理费用。“代建制”意味着开发商几乎无风险,虽然利润不高,却是稳定的回报。消息人士透露,代建费大约有5%。

万科总裁郁亮近日表示,万科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等城市参与保障房建设,万科力求保障房3%至5%。

这是个“不转即危”的年代,地方政府如此,开发商亦如此。

温州出台楼市调控新政本地居民限购1套新房

(来源:今日早报)楼市长期“高热”的浙江温州昨天出台调控新政,暂定本市户籍居民限购1套新房,超购不予发放房产证。

这项新政具体为,暂定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其在本市内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温州市是楼市“高热”地区,市区房价已达每平方米7—8万元,目前尚无明显下降迹象。去年11月底,温州市诞生新“地王”,市区学院中路原温师院操场地块土地楼面价达3.7万元/平方米。据此土地成本加建安、税费等综合成本,房价至少在7—8万元。这一信息在当地群众中产生较大反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精神,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温州市政府作出的楼市调控新政还规定:

2011年全市建设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87万平方米共9960套。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支持用工单位、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开发建设农民工公寓。

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为改善居住条件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针对长期以来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市政府规定今后市区每年各类住房开发用地供应量要达到1500亩以上,保障性住房、旧住宅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据新华社

标签:保障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嘉兴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